130億筆交易背後:亞太實時支付互聯互通的萬億商機
- Connie Tong
- 6月12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全球支付革命正在加速
2024-2025年,全球支付領域迎來里程碑式變革。印度UPI系統2024年3月月交易量達到134.4億筆,首次突破130億筆大關;美國FedNow服務自2023年上線一年便吸引超過700家金融機構參與;歐盟2025年強制推行SEPA即時支付預計覆蓋3.5億消費者。
這一輪變革為金融機構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麥肯錫預測全球跨境支付收入將從2022年的1900億美元增長到2027年的2900億美元,而G20設定的目標更是雄心勃勃——到2027年底實現跨境支付成本降至3%以內、一小時內到賬。
香港:發揮橋樑優勢,深化互聯互通
香港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金融地位,在實時支付互聯互通領域展現出顯著優勢。轉數快截至2024年4月底共有1449萬個註冊賬戶,日均處理港元交易145.6萬宗。2023年全年,FPS人民幣交易宗數激增約70%,遠超港元交易22%的增長率。
突破性進展正在加速這一進程。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的快速支付系統互聯互通項目部分服務最快將於2025年6月中旬上線,標誌著內地與香港跨境資金流動進入「秒級到賬」時代。該系統首階段開通港元與人民幣雙向結算,單筆限額8萬元人民幣,日累計限額20萬元。
基於這些發展趨勢,預計到2026年,香港FPS系統中人民幣跨境交易佔比將從目前的約15%提升至35%以上。這為香港金融機構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搶佔先機提供了重要窗口期。
新加坡:技術創新引領區域整合
新加坡在實時支付互聯互通方面採取了更為激進的創新策略。PayNow系統的國際化進程體現了其戰略前瞻性:2021年4月與泰國PromptPay互聯,2023年2月與印度UPI連接,2023年11月與馬來西亞DuitNow實現互通,構建了新加坡在ASEAN支付生態中的中心地位。
新加坡金管局的監管沙盒政策為支付創新提供了理想環境。Swift啟動的代幣化資產試驗項目已覆蓋超過30家全球頂級銀行,新加坡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央行數字貨幣互聯互通和代幣化資產轉移的前沿探索。這種先發優勢將為新加坡金融機構在下一代支付技術競爭中奠定堅實基礎。
台灣:積極融入區域支付網絡
台灣在金融科技發展方面表現積極,正尋求更深度參與區域支付互聯互通。隨著電子支付普及率持續提升和跨境商務需求增長,台灣金融機構正通過技術創新和差異化服務,在有限的國際參與空間中尋找突破口,台灣市場潛力不容忽視。
機遇與挑戰並存
實時支付互聯互通為金融機構帶來前所未有的業務機遇:跨境交易成本可降低20-40%,7×24小時即時到賬服務將重塑客戶體驗,貿易融資、供應鏈金融等傳統業務迎來數位化轉型契機。更重要的是,實時數據流將為金融機構提供更精準的風險定價和客戶洞察能力。
然而,機遇伴隨著挑戰:香港金融機構需要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平衡創新與合規,同時應對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流動性管理複雜性;新加坡金融機構面臨多幣種、多標準的技術整合挑戰,需要在快速創新與風險控制間找到平衡;台灣金融機構則需要在有限的國際參與空間中,通過技術優勢和服務創新尋求差異化競爭優勢。
前瞻建議
面對實時支付互聯互通的歷史性機遇,金融機構需要制定前瞻性戰略佈局。香港金融機構應重點加強人民幣跨境支付能力建設,提前佈局「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支付服務網絡,同時強化風險管控體系以應對跨境資金流動的複雜性。
新加坡金融機構應充分利用監管沙盒優勢,積極探索API標準化和智能合約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建立覆蓋ASEAN市場的數位化支付服務能力。台灣金融機構則應把握RCEP等區域一體化趨勢,通過技術創新和合規優化,在有限空間中尋求最大化的市場參與機會。
關鍵成功要素包括:建立實時數據分析能力以支持快速決策,構建全面的風險監控體系以應對跨境交易複雜性,以及培養既懂本地市場又具備國際視野的專業團隊。現代Agentic AI驅動的金融數據分析平台,如COMPASS等解決方案,通過交易前分析、交易分析、投資組合分析和風險分析等全方位功能模組,為金融機構在這一轉型過程中提供關鍵的技術支撐和決策支持。
參考文獻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24). Regulation (EU) 2024/886 of 13 March 2024 amending Regulations on instant credit transfers in euro.
Federal Reserve. (2024). FedNow Service.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 (2021). Targets for Addressing the Four Challenges of Cross-border Payments - Final Report.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HKMA). (2024). Faster Payment System (FPS) Statistics.
McKinsey & Company. (2023). Global Payments Report 2023.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MAS). (2021). Singapore and Thailand launch world's first linkage of real-time payment systems.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MAS). (2023). Launch of cross-border connectivity between Singapore's PayNow and India's UPI.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MAS). (2023). Singapore and Malaysia launch cross-border real-time payment systems linkage.
National Payments Corporation of India (NPCI). (2024). UPI Product Statistics.
Swift. (2024). Central banks, commercial banks and market infrastructures advance work on CBDC interoperability.
免責聲明: 本文為金融科技行業洞察分析,文中數據來源於公開研究報告,金融科技領域發展迅速,相關信息可能隨時變化,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專業諮詢。
Copyright © 2025 緯泓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