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從BLOOM到美聯儲:14天內,全球監管如何將'透明度'變成生存門檻

ree

10月10日FSB發出警告,到10月16日BLOOM計劃啟動,再到10月24日美聯儲公開壓力測試模型——短短14天內,從警告到行動,全球監管已做出選擇:模型透明度不再是「建議」,而是「必須」。


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BLOOM計劃為例:代幣化結算中的自動化決策必須可被追溯和驗證。在高流動性、高自動化的資產網絡中,不透明的風險模型已成為監管紅線。這不僅是監管的演變,更是亞太金融業競爭規則的重塑時刻。



監管三連擊:透明度已成生存門檻


第一波:決策邏輯必須可被解釋

香港金管局第二期GenA.I.監管沙盒標誌著監管審查的重心已深入至演算法內核可解釋性。參與沙盒的銀行必須詳細說明模型的數據來源、決策邏輯與公平性閾值。若模型在壓力測試中無法通過「透視」檢驗,相關創新產品將無法獲批。


第二波:性能表現必須持續被驗證

模型會隨市場變化「漂移」。靜態報告無法應對監管,您必須展示模型的全生命週期性能檔案,這意味著需要常態化的審計能力,隨時生成不可篡改的證據鏈。


第三波:數據血緣必須端到端可追溯

模型質量取決於訓練數據。若無法追溯其全鏈路,分析結果便失去可信根基。臺灣金管局正在開發本土化金融大語言模型,核心目標正是保護數據主權、避免過度依賴國際雲平台的風險。當您無法回答「這個數據從哪裡來」「經過了哪些轉換」「為什麼選擇這個清洗規則」時,您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對決策過程的控制權。


差距正在拉開:您的競爭對手在做什麼?

根據Basel Committee (BCBS)的報告,全球僅有6.5%的銀行完全符合規範要求。這意味著超九成銀行已在這場透明度戰役中掉隊。根據Tech Mahindra與East & Partners的調查顯示,僅20%的銀行擁有強大的即時數據治理框架。


當大多數同行仍在為基礎數據治理苦惱時,領先機構已建立端到端的模型透明度框架,自動化合規證據生成,將監管審查從被動轉化為主動展示。

 

為什麼封閉系統無法應對透明度審查?

正如FSB報告所警告的,AI同質化的根本問題在於——銀行對模型的控制權越來越弱,但責任越來越重。而現在,監管部門正在通過HKMA、MAS等的具體要求,強制銀行重新掌握這種控制權。


大多數金融分析平台採用「黑箱」設計——您無法看到數據如何流動、模型如何決策。當監管部門問「這個決策怎麼做出來的」時,您只能說「系統這樣告訴我」。


但監管需要的不是對供應商的信任,而是透明的決策邏輯鏈條。開放模型架構提供了不同的方式:您擁有完整的可見性和控制權。


COMPASS:用開放架構,成就監管優勢

有別於傳統封閉系統,COMPASS提供模型結構與數據流的完整可見性——讓您能根據獨特的合規需求,自主定制、審計與治理模型。


透明數據血緣:完整展示從數據源到決策輸出的全鏈路,滿足以香港金管局(HKMA)、新加坡金管局(MAS)為代表的亞太區領先監管機構的硬性要求。


即時性能監測:自動生成不可篡改的決策證據鏈,實現對模型漂移的即時監測。數天內即可完成報告(而非傳統手工模式的數週)。


可控與可審計:數據完全在您控制下,不依賴於供應商的保證——因為您能直接查看與修改模型邏輯本身。


這不僅是合規工具,更是競爭優勢。當投資者與客戶看到您能秒速生成監管就緒報告時,這就是最堅實的信任資本。



立即行動

請立即自我診斷:當監管問詢時,您能在數小時內生成完整審計鏈嗎?若答案為「否」,您正面臨監管衝擊的直接威脅。


全球監管的重點正在轉向:金融業的競爭從創新速度轉向創新可信度。邁向「自證清白」不再是選項,而是必然。


下一個被「透視」的模型可能就是您的。



如果您想獲得更多關於金融科技的信息,請關註我們的LinkedIn或訂閱 “金融科技透視



參考文獻

  • Federal Reserve Board Stress Test Transparency Proposals (October 24, 2025)

  • MAS Launches BLOOM Initiative to Extend Settlement Capabilities (October 15, 2025) 

  • HKMA Responsible Innovation with GenA.I. - Practical Insights from the GenA.I. Sandbox (October 31, 2025)

  •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 Progress in adopting the Principles for effective risk data aggregation and risk reporting (November 2023) 

  • Tech Mahindra & East & Partners - Building the AI-Driven Bank of Tomorrow: Global Survey Report (2025)

  • CNA - Taiwan's FSC to Launch Localized Financial AI Language Model by Year-End (2025) 


免責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專業建議。文中所含資訊及觀點均源自公開資料,我們力求可靠,但仍不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作任何保證。所有內容可能隨時更改,讀者應獨立判斷並諮詢專業顧問,據此操作,風險自負。


Copyright © 2025 緯泓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