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 兆美元 AI 革命:2025 年 5 大關鍵金融科技趨勢



2025 年第一季度:AI 驅動的金融解決方案達 320 億美元,較 2024 年增長 65%(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大通(JPMorgan)現正招聘「人機協作經理」,年薪高達 45 萬美元——這證明 AI 不僅僅是自動化金融,更是在重塑金融產業。


適應變革,否則將被淘汰。從預測型 AI 顧問到即時風險管理,以下是 2025 年影響金融科技的五大關鍵 AI 趨勢。



趨勢 1:智慧顧問 2.0——從被動到主動

現今的 AI 顧問不僅僅是反應,它們能夠預測未來。透過分析消費模式、社交活動及日程安排,它們能夠預測生活變化並主動調整投資策略。

市場影響:2024 年機器人顧問的管理資產(AUM)已超過 1.5 兆美元,預計到 2026 年將達到 3 兆美元(Deloitte Financial Services Outlook)。黑石(BlackRock)報告指出,其 AI 顧問的建議採納率比人類顧問高 40%(2025)。


趨勢 2:人機協作——非取代,而是創新

最成功的金融機構並非用 AI 取代人類,而是創建全新職位,如「演算法審核員」和「市場波動危機干預專家」。

實際案例:某頂級對沖基金的 AI 在市場波動期間發現異常,人工專家做出關鍵決策,成功保住 3 億美元的客戶資金(Financial Times, Feb 2025)。這正是為何 63% 的金融機構選擇創造新的人機協作職位,而非單純裁減人力。


趨勢 3:AI 驅動的金融普惠——打破菁英壁壘

個人化財務建議不再是富人的專屬。生成式 AI 已將服務成本降低 50% 以上,讓更多人能夠獲得專業的財務指導。

案例: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AI 顧問系統現在能夠以傳統成本的一小部分,為中產階級客戶提供個人化財務解決方案,回應 80% 中產投資者對量身打造建議的需求。


趨勢 4:即時風險管理——預防,而非應對

現代 AI 系統能夠同時分析數千個風險信號,在問題惡化之前即時識別潛在風險。銀行採用此技術後,風險管理精準度提高 30%,而回應速度縮短 60%(PwC Risk Management Survey, 2025)。

案例:高盛的 Symphony AI 能夠在毫秒內識別可疑交易,比人工流程快五倍,與人工監督結合時精準度近乎完美(Goldman Sachs, 2025)。


趨勢 5:監管科技革命——合規作為競爭優勢

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如今可以即時解析複雜法規,自動更新合規政策,讓企業在降低合規成本的同時,提升違規檢測能力 25%(Deloitte)。

案例:新加坡金管局(MAS)監管沙盒計畫已幫助銀行將合規報告時間從數週縮短至數小時,同時顯著提升準確度。


亞太區的獨特機遇

該地區在 AI 金融科技競賽中擁有三大優勢:

1.數據優勢:全球最大數字支付用戶群

2.監管支持:香港、新加坡和台灣的前瞻性監管框架 

3.人才資源:世界級 AI 研究機構與技術專長


你認為這五個趨勢中哪一個最符合你的組織現狀?你是否見過 AI 在金融業帶來的實際回報?


📢 下週,我們將深入探討香港的金融科技 AI 創新。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價值,請分享給可能受益的同事!



這是我們 「AI 驅動的金融科技轉型」 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歡迎關注我們,探索香港、新加坡和台灣的 AI 金融科技趨勢!



數據來源:

•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25): "AI in Financial Services: Q1 2025 Report"

• Deloitte (2025):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Outlook 2025-2026"

• Financial Times (Feb 2025): "AI-Human Collaboration in Finance: Case Studies"

• PwC (2025): "Global FinTech Risk Management Survey"

• BlackRock (2025): "Next Generation Advisory: AI Performance Metrics"

• JPMorgan Chase (2025): "Democratizing Financial Advice Through Technology"

• Goldman Sachs (2025): "Symphony AI: Transaction Monitoring Performance Report"

•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2025): "RegTech Sandbox Results




如果您想獲得更多關於金融科技的信息,請關註我們的LinkedIn或訂閱 “金融科技透視”。

Copyright © 2025 緯泓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