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香港AI金融科技崛起:全球放緩中實現68%增長



當全球金融科技投資減速,香港卻在加速! 人工智能驅動的金融科技投資增長68%——這座城市為何能夠逆勢而上?


上週的全球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趨勢引發了關於亞太區應用的熱議。今天,我們聚焦香港從國際金融中心向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轉型。



香港:連接東西方的人工智能金融實驗室

作為東西方橋樑,香港充分利用獨特優勢發展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根據InvestHK的最新報告,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的金融科技投資達到31億港元,其中人工智能項目佔比超過50%,同比增長23%。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在《金融科技戰略計劃2025-2030》中將生成式人工智能列為重點,並以5億港元以上支持創新。 從虛擬銀行到智慧監管,人工智能正改變香港的金融版圖。我們來看看三個突破性案例:


1. 虛擬銀行的人工智能客戶體驗革命

ZA Bank的「ZA Brain」與Mox Bank的「Mox Life」正在以人工智能重新定義銀行與客戶的關係。 2024年底推出的「ZA Brain」超越傳統聊天機器人,能理解複雜的財務問題,提供個性化建議並執行交易。通過整合客戶的財務數據,它能預測現金流、識別投資機會並主動標記風險。問題解決時間從15分鐘縮短到2分鐘,客戶滿意度提升42%。 與此同時,Mox的「Mox Life」將金融服務與生活場景融合,分析消費模式與人生事件,提供超個性化服務——從旅行推薦到婚姻或購房等重大人生轉折。用戶報告顯示,月均儲蓄提升12%,財務規劃參與度提高58%。

這有何特別之處? 西方銀行主要關注效率,而香港的虛擬銀行則在重新發明客戶體驗本身。


2. 港交所的人工智能市場監管突破

哪個因素對金融市場的誠信性最為關鍵?

  • 高級監管技術

  • 法規框架

  • 市場參與者教育

  • 跨境合作

港交所的「Market Eye 2.0」代表了市場監管的下一個前沿技術。該系統在2025年初升級,結合生成式人工智能與量子計算技術,不僅能檢測市場操縱行為,更能預測。 與過去僅能事後識別違規行為的系統不同,「Market Eye 2.0」可分析複雜交易模式,跨市場與資產類別預防操縱行為,確保不影響投資者。 成果令人矚目:

  • 檢測效率提升5倍

  • 誤報減少40%

  • 成功預防可能造成12億港元損失的市場操縱事件

這種主動式監管模式樹立了新的全球市場誠信標準。


3. 大灣區跨境人工智能支付創新

中國銀行(香港)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聯合開發的「跨境數字支付人工智能平台」解決了關鍵挑戰:如何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提供高效的跨境交易? 該平台採用聯邦學習與隱私計算技術,在保護數據安全的同時提供即時風險評估。其多語言功能確保無論用戶使用粵語、普通話或英語,都能獲得流暢的交易體驗。 已處理超過500萬筆交易成功率達99.8%,結算時間低於3秒

這項創新讓香港成為全球金融體系與中國數字經濟的橋樑。


挑戰與機遇

香港的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面臨三大挑戰:

  1. 數據協作 vs. 隱私:如何在跨境數據共享與香港《私隱條例》及內地《個人信息保護法》之間取得平衡?

  2. 人才競爭:儘管HKMA擴展了「金融科技人才計劃」,香港仍面臨5000人的人工智能與金融混合人才短缺,且需與新加坡和中國內地競爭。

  3. 生態系統整合:如何協調香港的國際監管標準與中國內地龐大的市場與技術能力?這既是挑戰,也是潛在的革命性機會。

這些挑戰同時孕育著獨特機遇:香港作為全球資本與中國創新生態的橋樑,使其成為下一代金融解決方案的理想試驗場。


未來發展

三大趨勢將塑造香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的未來:

  1. 監管科技進化:「人工智能監管沙盒」即將推出,以提升合規的效率與效能。

  2. 綠色金融 + AI:隨著香港發展成亞洲綠色金融中心,人工智能將革新ESG數據分析與可持續投資評估。

  3. 跨境創新:更深入的大灣區整合將推動人工智能在跨境財富管理、貸款與資本市場中的應用,預計到2026年這可能成為1萬億港元的市場機會


金融科技創新在每個市場都面臨不同挑戰——你的市場最大難題是什麼? 香港的虛擬銀行真的在顛覆金融服務嗎?


下週預告:新加坡的人工智能金融基礎設施革命。敬請期待!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價值,請分享給可能受益的同行!



這是《人工智能驅動的金融科技轉型》系列的第二篇文章。 請關注即將推出的新加坡與台灣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創新分析



數據來源:

  • InvestHK. "Q1 2025 FinTech Investment Report." (2025)

  •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FinTech Strategic Plan 2025-2030." (2024)

  • ZA Bank. "Q1 2025 Performance Report." (2025)

  • Mox Bank. "AI-Driven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White Paper." (Feb 2025)

  • Hong Kong Exchange. "2025 Market Regulato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port." (Mar 2025)

  • HKMA. "Greater Bay Area Cross-Border Financial Innovation Quarterly Report." (Feb 2025)

  • Hong Kong Financial Services Development Council. "2025 FinTech Talent Demand Report." (Jan 2025)

  • Deloitte. "Greater Bay Area 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 Outlook." (Mar 2025)




如果您想獲得更多關於金融科技的信息,請關註我們的LinkedIn或訂閱 “金融科技透視”。

Copyright © 2025 緯泓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bottom of page